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“我曾捡到一束光,在日落时分还给了太阳”,这般诗意的表达,宛如一幅轻柔的画卷,勾勒出夕阳独有的浪漫与温柔。夕阳,是白昼与黑夜的温柔过渡,是时光流转的诗意见证。它染红了天际,晕暖了人间,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心。在他们的笔下,夕阳是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的怅惘,是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的壮阔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十首描写夕阳的经典古诗词,去探寻古人笔下夕阳的万千姿态,感受那穿越千年而来的温暖与深情。
图片
1
登乐游原
李商隐〔唐代〕
向晚意不适,驱车登古原。
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
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,以二十字勾勒出暮色苍茫中的生命哲思。首句“向晚意不适”直陈心境,以“不适”二字奠定全诗沉郁基调,驱车登原的举动暗含传统文人借景消愁的典型心理。后两句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以自然意象承载双重隐喻:夕阳的壮美既是对瞬息光景的礼赞,亦暗喻晚唐国势如落日余晖;而“近黄昏”的转折,既是对生命短暂的喟叹,更折射出士人在时代黄昏中的精神困境。此诗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,将个人感伤升华为对盛衰规律的普遍性思考,成为后世对美好易逝主题的经典诠释。
图片
图片
2
乌衣巷
刘禹锡〔唐代〕
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
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此诗是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,寄物咏怀的名篇,是组诗《金陵五题》中的一篇,当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(826)。当时刘禹锡由和州(今安徽省和县)刺史任上返回洛阳,途径金陵(今江苏省南京市)时所作。此诗以极简笔触勾勒出了历史兴衰的苍凉画卷。首句“朱雀桥边野草花”,以野草肆意生长的荒芜之景,暗喻昔日车水马龙的繁华消逝;次句“乌衣巷口夕阳斜”,以残阳斜照的寂寥画面,烘托出贵族聚居地沦为断壁残垣的沧桑。后两句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借燕子的迁徙完成时空转换——昔日王、谢两家高门大族的堂前燕,如今飞入平民屋檐,既是对世族没落的具象化呈现,又暗含对历史轮回的深刻洞察。全诗借景抒情,以“野草”“夕阳”“燕”等寻常意象,将盛衰无常的哲思藏于画面深处,余韵悠长。
图片
图片
3
浣溪沙·荷花
苏轼〔宋代〕
四面垂杨十里荷,问云何处最花多。画楼南畔夕阳和。
天气乍凉人寂寞,光阴须得酒消磨。且来花里听笙歌。
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(1091年)闰八月至九月间词人初到颍州太守任上。以西湖荷景为底色,绘就了一幅仕宦孤寂的心灵图卷。上片“四面垂杨十里荷”以工笔勾勒出荷塘的壮阔,垂杨与荷花相映成趣,“画楼南畔夕阳和”则以暖色调渲染出明丽氛围,暗藏“夕阳无限好”的隐忧。下片陡转“天气乍凉人寂寞”,借秋凉隐喻心境骤变,仕途失意的孤寂如潮水涌来。“光阴须得酒消磨”以酒为媒介,既是对现实的逃避,亦是对生命虚掷的无奈。末句“且来花里听笙歌”以笙歌解忧,在声色中寻得片刻超脱,却难掩“醉卧花丛君莫笑”的苍凉。全词以景起兴,以情作结,在明丽与苍凉的对比中,尽显东坡既超脱又执着的复杂人格。
图片
图片
4
浣溪沙·一曲新词酒一杯
晏殊〔宋代〕
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。夕阳西下几时回?
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
此词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了时光流逝的怅惘之美。开篇“一曲新词酒一杯”以雅集场景起兴,新词与美酒的搭配暗含对生活情趣的珍视,而“去年天气旧亭台”的对比,则悄然点破物是人非的隐痛。下阕“夕阳西下几时回”以暮色发问,将自然轮回与人生迟暮的哲思融为一体。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以对仗工整的意象,将生命凋零与重生的矛盾刻画入微,花落之哀与燕归之喜交织,更显无常之痛。尾句“小园香径独徘徊”以动作收束,将词人独对落花、沉思往事的孤寂身影定格,余韵悠长,尽显宋词含蓄蕴藉之妙。
图片
图片
5
落花时·夕阳谁唤下楼梯
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夕阳谁唤下楼梯,一握香荑。回头忍笑阶前立,总无语,也依依。
笺书直恁无凭据,休说相思。劝伊好向红窗醉,须莫及,落花时。
纳兰性德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,对恋人妻子的真情挚爱,使他的许多词中描写的爱情生活十分旖旎动人。开篇“夕阳谁唤下楼梯”以疑问起兴,将女子下楼的动作赋予朦胧诗意,“一握香荑”,她的手指,柔嫩如荑,以触觉暗喻情愫初萌。下阕“回头忍笑阶前立”以神态传情,女子欲语还休的娇羞与依依不舍尽显无遗。后以“笺书无凭”直抒相思难寄之苦,却转而“劝伊好向红窗醉”,以劝慰之语藏深情,末句“须莫及,落花时”更以落花隐喻青春易逝,劝人珍惜眼前。全词将含蓄与直白交织,于暮色残红中,将爱而不得的怅惘与温柔缱绻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图片
图片
6
少年游·长安古道马迟迟
柳永〔宋代〕
长安古道马迟迟,高柳乱蝉嘶。夕阳岛外,秋风原上,目断四天垂。
归云一去无踪迹,何处是前期?狎兴生疏,酒徒萧索,不似少年时。
柳永《少年游》以萧瑟秋景为底色,勾勒出失意文人的暮年悲怀。开篇“长安古道马迟迟”,以“迟迟”二字尽显倦客迟暮之态,高柳蝉嘶更添凄清。“夕阳岛外,秋风原上,目断四天垂”三句,以广角镜头铺展天地苍茫,夕阳、秋风、原野交织成一幅空阔寂寥的画卷,暗喻人生末路的孤独无依。下阕“归云一去无踪迹”以云喻人,叹往事如烟不可追;“狎兴生疏,酒徒萧索”则直陈今昔对比,昔日风流不再,只剩老境颓唐。全词以景起兴,以情作结,在时空的苍茫感中,尽显词人沉沦下僚的悲怆。
图片
图片
7
鹧鸪天·醉拍春衫惜旧香
晏几道〔宋代〕
醉拍春衫惜旧香。天将离恨恼疏狂。年年陌上生秋草,日日楼中到夕阳。
云渺渺,水茫茫。征人归路许多长。相思本是无凭语,莫向花笺费泪行。
此词抒写男女离情,但所咏非与妻室的离别,而是与歌酒场中相悦女性的离别之情。开篇“醉拍春衫惜旧香”,借醉态摩挲旧衣残香,将物是人非的痛楚凝于指尖。“天将离恨恼疏狂”以拟人手法,将离恨归咎于天意,更显无奈。下阕“云渺渺,水茫茫”以空蒙意象喻归途渺茫,“年年秋草”“日日夕阳”则以时空的绵延强化相思之苦。末二句“相思本是无凭语,莫向花笺费泪行”自嘲中见深情——既知相思无解,仍难抑笔墨倾泻,将痴人执念刻画得淋漓尽致。全词语言凝练,情思沉挚,堪称小晏词“动摇人心”的典范之作。
图片
图片
8
天净沙·秋思
马致远〔元代〕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,马致远一直未能得志,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。《天净沙·秋思》以极简笔触勾勒出游子断肠的深秋图景。开篇“枯藤老树昏鸦”以衰败意象奠定苍凉基调,继而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温馨画面反衬出漂泊的孤寂,形成冷暖交织的张力。“古道西风瘦马”三词叠用,将瘦马与瘦人、瘦景融为一体,尽显旅途艰辛。末句“夕阳西下”以暮色渲染悲情,“断肠人在天涯”则如重锤落定,将游子思乡之痛、身世飘零之悲推向极致。全曲无一句直抒胸臆,却借九组意象的叠加,构建出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羁旅愁思图,被誉为“秋思之祖”实至名归。
图片
图片
9
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
杨慎〔明代〕
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
杨慎因得罪世宗朱厚熜,被发配到云南充军。他经常四处游历,观察民风民情。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,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。此词即其中一篇。以浩渺江景为幕,抒写历史兴亡的旷达哲思。开篇“滚滚长江东逝水”以奔涌江流喻时光无情,“浪花淘尽英雄”将英雄伟业尽数消解于历史长河,凸显“是非成败转头空”的虚无感。下阕“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”以自然永恒反衬人事代谢,暗藏对生命短暂的喟叹。末句“白发渔樵江渚上”以隐者形象点破超脱之境,“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”更以笑语收束,将历史沧桑化作茶余谈资,尽显看透荣辱的豁达胸襟。全词意境苍茫,语言凝练,堪称历史咏叹调的巅峰之作。
图片
图片
10
定风波·暮春漫兴
辛弃疾〔宋代〕
少日春怀似酒浓,插花走马醉千钟。老去逢春如病酒,唯有,茶瓯香篆小帘栊。
卷尽残花风未定,休恨,花开元自要春风。试问春归谁得见?飞燕,来时相遇夕阳中。
此词为辛弃疾被罢官之后闲居带湖时所作,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以春景为镜,映照出壮士暮年的复杂心境。上阕以对比开篇,“少日春怀似酒浓”的狂放不羁与“老去逢春如病酒”的衰颓无力形成强烈反差,插花走马的少年豪情与茶瓯香篆的暮年闲适,尽显时光摧折之痛。下阕“卷尽残花风未定”暗喻时局动荡,“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”则以哲理化解惆怅——花开花落本自然,何须怨东风?末句“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”以灵动画面收束,将春归的怅惘化作与飞燕的偶然相逢,在残红夕阳中透出超然物外的豁达,尽显稼轩词刚柔并济的独特魅力。
图片
图片
备注:文章/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,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,一起学习共同进步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